汕头海湾隧道建设稳步推进东线形成12米长主体结构
汕头海湾隧道是我市构建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,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,打造活力特区、和美侨乡、粤东明珠的重点项目,项目自今年上半年启动掘进施工以来,攻克了地质复杂等技术难题,稳步推进,其中东线盾构机已掘进形成12米长的隧道主体结构。
今天上午,记者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20多米深的始发工作井下,进入东线隧道盾构机掘进施工现场。
记者 王薇:
“我现在来到海湾隧道盾构掘进机的内部,在前面就是盾构机的刀盘,在我旁边是盾构机的操控室,整个隧道的掘进、出渣,以及管片安装都是通过施工人员操控按钮由设备自动完成的,由于掘进的速度非常慢,站在这里我们除了听见机器的轰鸣声之外,是完全感觉不到前进的速度,但是整个掘进的运行情况是非常平稳的。”
汕头海湾隧道盾构机是一个直径约15米、长度超过130米的大型设备,盾构机最前方用于开钻泥土的主要设备是一个圆形的刀盘。刀盘切削开挖的泥土,通过泥水循环系统由管道输送出地面进行处理,整台盾构机依靠自身的顶推动力系统往前推进,每推进两米同步安装一环隧道管片和箱涵。主控室可通过视频对掘进作业进行监控。
中铁隧道局汕头海湾隧道工程南岸工区总工程师 汪朋:
这个盾构机自动化程度是很高的
作业就是靠主控室里面三名技术人员
还有配合的一个作业班组
总共加一起大约15个人左右
来完成所有这些工作
由于隧道始发段地质条件最为复杂,有大量的凸出基岩和孤石,对盾构机正常作业造成极大的影响。工程专家经过反复论证,优化方案,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。
中铁隧道局汕头海湾隧道工程南岸工区总工程师 汪朋:
速度是要受控的 很慢
大概每分钟就是3到5个毫米的速度在推进
专门针对汕头苏埃湾地质情况
加了一些更强的保护措施在里面
增加的这些措施也是需要花一些工期的
经过努力,目前东线隧道已经掘进了六环,安装了12米长度隧道管片,隧道内部的逃生通道箱涵安装也同步实施,已经可以看到隧道的部分雏形。
中铁隧道局汕头海湾隧道工程南岸工区总工程师 汪朋:
这一环拼完之后
就相当于两米的隧道主体结构成型
在我们前方下面有一个正方形的混凝土结构
我们学名叫箱涵
那个结构作用有两个
第一个就是为我们的行车道提供车道板
以后的车辆就是在箱梁结构的上方行走
中间下面空腔的地方
以后是给我们提供人员的应急救援通道
按照计划,东线盾构机大约用3个月的时间通过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始发段,随后进入地质条件较好的路段,掘进速度将有明显提升。而西线盾构机安装调试已接近尾声,计划8月份启动试掘进,在今年下半年实现双线隧道同时推进的目标。